首页

国产鞋交视频在线看

时间:2025-05-26 08:18:30 作者:擦亮设计之都“金名片” 设计师在渝共话工业设计产业“跨界创新”新趋势 浏览量:46209

  中新网重庆5月25日电(黄维正)5月22日至25日,第七届中国西部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在渝举行。在此间举办的2025工业设计创新展设计师沙龙交流会上,来自重庆、深圳、香港等地的设计师代表齐聚重庆悦来国际会展城,以“创新设计 跨界共生”为主题,深入探讨推动城市工业设计产业发展的经验、举措,共同为重庆高质量建设“设计之都”贡献智慧和力量。

图为2025工业设计创新展设计师沙龙交流会现场。黄维正 摄

  “工业设计能从情感、体验、经济、社会、文化等多维度给产品带来附加值。”香港设计师协会主席梅傲笙以部分全球知名品牌设计为例,系统阐述了“价值驱动业务设计”理念。她说,设计在企业产品中体现的价值越多,品牌溢价越高。

  “设计已超越‘美化产品’的传统定义,演变为驱动产业变革的关键变量。”新加坡设计业总商会理事叶金明认为,“好的设计”不仅要实现“更好的商业”,更要能造福社会。

  深圳市四川美术学院校友会会长涂峰说,跨界,能让设计突破惯性;共生,能让创新持续生长。在他看来,当工业设计的理性遇上艺术创作的感性,当数字科技的浪潮碰撞传统美学的风骨,设计正赋能不同学科深入融合再创新。

  “时尚不仅指服装,更是一个生态,是一种符合当下思潮的审美。”重庆市服装设计师协会秘书长王建娜建议,要深耕地域文化、汇集名师力量、深化跨界融合,推进设计创新与跨界共生。

  王建娜举例说,大足石刻是重庆的一张文化名片,不仅有丰富生动的飞鸟灵兽、奇花异草、祥云瑞气、鱼戏荷莲、亭台楼阁等元素,还有丰富的精神内涵,设计师可将其纹样提取出来,创造许多具有东方美学意境的消费品。

  王建娜十分看重设计行业人才孵化。她表示,促进时尚产业原创设计,应确保设计师创意成果能够在市场中获得应有的尊重与价值回报;设计师应创作出更有价值的版权作品、孵化地域人文IP,定制特色版权,并不断推动艺术作品时尚产业转化,推进时尚设计版权作品交易和传播。

  沙龙上,重庆茶业(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张璐还通过展示茶叶包装与重庆国际博览中心建筑设计元素的有机结合,生动阐释了设计如何赋能茶旅融合。她认为,设计具有地域特色的建筑在产品包装上,能达到传递品牌故事、展示本土文化、传达品牌思想等多重效果。

图为2025工业设计创新展展品吸引市民驻足观赏。夏敏 摄

  在重庆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二级巡视员张玻看来,工业设计作为创新链的起点、价值链的源头,对于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提升产品质量和附加值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交流活动,能够促进设计师之间的深度合作,激发新的设计灵感,推动重庆乃至全国工业设计产业迈向新高度。

  “创新设计,是新质生产力的创意源泉,是推动产业变革的核心驱动力,可以赋能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两江新区现代服务业局副局长李国强表示,两江新区始终秉持开放发展的理念,致力于营造更加包容、高效的营商环境,为企业和人才搭建创新创造的资源平台。

  两江产业集团党委委员、副总经理刘晓骏介绍,重庆完善的制造业体系,为工业设计提供了丰富的实践场景和广阔的应用空间,悦来国际会展城作为重庆建设“设计之都”的核心承载地,吸引了众多优秀设计企业、人才汇聚,已形成良好的产业集群效应。(完)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进博会是共享中国市场机遇、展示全球创新医疗科技的重要平台。”美敦力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杰夫·马萨表示,作为首批进入中国的跨国医疗科技企业之一,美敦力在中国设立了1个研发中心、2家创新中心、5个生产基地,已实现本土制造与本土研发,与中国市场深度连接。

守护中欧班列运输通道的“铁木兰”女子检修班

“读完《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习近平谈“一带一路”》等著作后,我印象最深的内容是,习近平主席的思想观点旨在以各种方式实现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发展与福祉。”阿拉伯政治学协会成员、中国事务专家塔玛拉·贝鲁说,习近平主席引领中国推动全面深化改革,不仅为中国式现代化破除了各种障碍、提供了强大动力,也为世界上那些寻求改革发展的国家提供了中国经验。

东莞发布3项入户新政 大幅降低居住证和社保的年限要求

上海10月7日电 (陈静 杨静)记者7日获悉,中国医疗机构科普专项成果在上海技术交易所(以下简称“上技所”)实现转化交易。该项目为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破茧成蝶”甲状腺癌防治技术培训。

以法为笔绘就多样“枫”景 长沙夯实基层基础擦亮平安底色

此前,我国在海南自由贸易港实施了首张服务贸易负面清单,在自然人职业资格互认领域已取得了实际开放成效,比如,聘请外籍证券分析师开展证券交易咨询业务、海南律师事务所聘请外籍律师担任外国法律顾问、境外个人申请参加执业兽医等资格考试等。随后,各地纷纷发布境外职业资格证书认可目录清单。

中美金融工作组举行第六次会议

张建平:2024年,中国面对国际国内复杂的经济发展环境和条件,不确定性非常大,影响的因素也越来越多,且国际国内因素交织在一起,对中国经济不乏挑战。现在中国经济基本面不错,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2024年预测中国仍是独一无二的拉动全球经济增长的火车头。但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国也需要克服当前国际国内压力,努力寻求稳定增长。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